分卷阅读15(1/1)

    她的泪水扑簌扑簌的往下落,一边喘息一边央求道,“老黄,你去跟队长说,让队里的牛车送我去镇上行吗?”

    黄医生皱了皱眉,他和胡老大生前关系很好,但胡老大那么年轻就死了跟王丽红又脱不开干系。

    胡秋芳也说道,“黄伯伯,求你帮帮我们吧!”

    黄医生叹了口气,看在孩子的面子上答应了。

    以前村里有人生病,用队里的牛车送过去,有这样的先例。

    过了一会儿,黄医生又匆匆忙忙回来了,“牛车就在门口,快收拾一下走吧!”

    刘丽红和胡秋芳已经收拾好了,提着一个小包袱坐上了车,黄医生并没有上车,掏出口袋里的两毛钱递给了胡秋芳,然后转身走了。

    寡妇门前是非多,特别是刘丽红这样不守妇道的寡妇,能不沾就不沾。

    牛把式孙大爷拉着她们赶到镇医院,看她们娘俩儿实在可怜,跑前跑后帮着办好了出院手续,才驾着牛车走了。

    刘丽红到底年轻,在镇医院打上吊瓶,第二天就好多了,第三天就好得差不多了,大夫说再治疗两天就可以出院了。

    眼看着妈妈一天天好起来,胡秋芳一方面感到高兴,另一方面,却隐隐有些失落。

    这天上午,刘丽红打完了吊瓶,找护士借了纸笔,歪歪扭扭的写了一张字条,说道,“秋芳,你去一趟镇上的面粉厂,去找一个叫武连方的叔叔,把这个字条教给他!”

    胡秋芳不知道镇上的面粉厂在哪,但还是接过纸条去了。

    她口袋里有两毛钱,是来之前黄医生给她的,她妈妈没提,她也没上交。

    这天是星期天,街面上人比平时多,但打听了人,一路小跑着走到商业街,揣着两毛钱进了供销社。

    供销社里面绝大多数的东西都要票,但也有些小零嘴是不要票的,胡秋芳买了五分钱一根的果丹皮,还有五分钱一包的豆腐干,看着手里的两小包食物,胡秋芳很开心的笑了笑。

    一边走一边小口小口的吃,果丹皮和豆腐干都吃完了,她也走到面粉厂了。

    门卫看到她是个小孩儿,没让她去车间乱找,而是亲自去把武连方叫来了。

    武连方又高又胖,因为刚从粉碎车间出来,一头一脸的白面,他看了看眼前的小姑娘,好奇地问道,“你找我?”

    胡秋芳点了点头,把刘丽红写的纸条递给他。

    武连方老婆死了还不到一个月,但之前他老婆已经病了很多年了,俩人也很多年没有夫妻生活了,家里人给他找的几个对象他都没相中,倒是和刘丽红一见如故,俩人才刚好上没几天,他一听刘丽红病了也有点着急。

    “你是丽红的闺女,你妈病的重不重啊?”

    胡秋芳说道,“前两天重,现在已经好的差不多了!”

    武连方这下不急了,说道,“你先回去吧,我下了班儿就过去!”

    天擦黑的时候,这人果然来医院了,提了半网兜东西,有麦乳精,还有水果和罐头。

    第二天,刘丽红出院了,她住院一共花了十三块,这钱是武连方帮她出的。

    武连方骑着自行车,胡秋芳坐在前面的大梁上,但越走她越觉得不对,“妈,咱这是要上哪?”

    刘丽红在车子后座上笑了笑,说道,“去南山村啊,去你武叔叔家呀!”

    胡秋芳小声说道,“干嘛不回咱们自己家?”?

    刘丽红提高了音调,“回家谁照顾我,你照顾我啊?

    作者有话说:

    女主没有上帝视角,书里的情节目前全部都还没有发生。

    第15章 、真假女主

    许沁做的喜服那两对新人很满意,尤其是她好大侄孙的未婚妻,穿上后简直满意的不得了,没过几天,还帮着介绍了一单活儿,虽然只是简单地做个上衣,但不管咋说,加上之前的钱,许沁手里现在有二十多了。

    有了钱,她就能去镇上买东西了。

    这天她起了个大早,把大国和二强都薅起来交代了一番,然后跟大伯子借了自行车,骑着车来到镇上,肉店开门早,门前已经排起了不长不短的队。

    卖肉的大姐还记得她,轮到许沁的时候主动问道,“你要买什么肉?”

    许沁说道,“要四个猪蹄。”

    卖肉的大姐笑着说道,“你来的倒巧,今天猪蹄来的多,不然不能卖给你!”

    其实她说的这是个便宜话,他们肉店每天来的货是定量的,其中各种肉,排骨,大骨头,猪下水都是特别受欢迎的,尤其是大骨头和猪下水,不要票价格也不算贵,几乎是一开门就抢光了,或者被他们内部给提前卖掉了,唯有这猪蹄,不太受老百姓的欢迎。

    老百姓不咋喜欢吃,猪蹄自然就卖的慢些,但一般到中午也都卖完了。

    许沁买完猪蹄又去供销社买了几卷缝纫机需要的线,这个是不要票的,她围着青山镇转了一圈,没发现一个私人卖东西的小摊儿,看来现在形势还是很紧张的。

    骑着车子返回西山村,回到家才八点多。

    孩子们早都起来了,三刚和四丽在院子里玩儿,二强在烧火,大国正在对着一碗面糊发愣。

    他本来是想做疙瘩汤的,妈妈做的时候,他已经仔细观察过好几次了,自以为会做了,没想到往面里倒水的时候,手一哆嗦半碗水都进去了,他用筷子搅来搅去,搅成了面糊。

    许沁放下东西,洗了把手问道,“大国,你这是要做疙瘩汤吗?”

    林大国有点不好意思的点点头,“妈妈,我不小心把水加多了!”

    许沁看到锅里的水已经开了,掀开锅盖把那一碗面糊倒进去,然后用筷子不停的搅拌。

    林大国看到锅里均匀的面疙瘩,惊讶的说道,“这样也行?”

    许沁笑着点了点头,把鸡蛋液也倒下去,同样用筷子搅了搅,最后撒上青菜末,放了盐和芝麻油。

    一锅喷香的鸡蛋疙瘩汤就做好了。

    一家人吃过早饭,许沁找出一件林东的旧警服,准备拆了给大国做件衣服,这警服叠的板板正正的,但的确已经很旧了,袖子和领子都磨破了,前襟也有两个补上的口子,布料还算不错,虽然也是卡其布,属于化纤类的,但手感要细腻一些,而且挺厚实的。

    化纤面料有很多缺点,但最大的优点就是耐磨耐穿,给小男孩做外套很合适。

    大国的尺寸不用量,她多瞄几眼就能知道了,所以也不费那个事儿,直接画图裁好了衣片子,看着时间差不多了,就去厨房做猪蹄了。

    猪蹄想要做的好吃,最基本的一点必须弄得特别干净才行,许沁在灶底点了火,等大铁锅□□烧的冒烟了,把猪蹄放进去来回烙了一下,然后拿出来用刀刮了刮,大铁锅里添水,水开后飞一遍水,然后再把猪蹄剁成均匀的小块儿,就可以下锅了。

    她做的炖猪蹄很简单,就是下油锅翻炒然后扔进去葱姜和花椒叶,倒入林奶奶做的豆瓣酱,再加一勺糖,上色均匀后加上提前泡好的黄豆,添水焖烧,差不多一个小时就可以了。

    二强一边烧火一边咽口水,另外三个小孩也没好到哪里去,大国眼巴巴的看着锅,三刚馋的不行了,一边吸鼻子一边不停的问,“妈妈,猪蹄熟了吗?”

    许沁把他们都从灶边儿赶走,说道,“早着呢,都去堂屋等着吧,好了我叫你们啊!”

    早起她发了面,这会儿发的正好了,许沁准备做小花卷,大人两口就能吃掉一个的那种,等猪蹄焖好了,她的花卷也做好了,这花卷很小,开锅十分钟就能蒸熟了。

    他爸爸爱吃黄豆焖猪蹄,总说小花卷沾着焖猪蹄的汤底儿吃,是一绝。

    他爸爸爱吃,她妈妈爱做,很多亲戚朋友都吃过她的焖猪蹄,都说做的好,但许沁不爱吃。

    她觉得猪蹄太腻,花卷是精致碳水,人吃多了不好。

    现在倒是不会这么想了,最主要的原因是她没有体重危机了,无论是在西山村,还是在镇上,她见到的所有人,无论年龄,无论男女,都是瘦巴巴的。

    就现在这饮食条件,咋可能胖人呢?

    不养孩子不知道养孩子的麻烦,不养四个孩子不会体会到四张嘴是多么的能吃,虽然前两天林爷爷林奶奶借给她半袋子麦面,但也就三十斤来斤,要是天天吃顿顿吃,七八天就能吃完了。

    所以尽管她不喜欢吃玉米面,也得时常搭配着玉米面来吃了。

    小花卷有点儿费工夫,尤其她做的中间一层是玉米面的,玉米面没有筋骨,这样卷起来就有点费工夫,不过,她是专业的糕点师,这点耐心还是有的。

    许沁一个一个的做,整整齐齐的摆放在案板上,等所有的小花卷都做好了,猪蹄火候也差不多了。

    她掀开锅盖把猪蹄盛出来,浓郁的肉味儿铺面而来,许沁自己都忍不住咽了下口水。

    二强的目光紧紧盯着妈妈手里的瓷碗,许沁拿了筷子夹了一块儿放到他嘴里,自己也忍不住尝了尝。

    这猪蹄炖的烂烂的,入口即化,黄豆吸饱了肉香,吃起来特别绵软。

    大铁锅重新添水烧开,大火猛烧十分钟,小花卷就熟了。

    二强看着她把小花卷一个个捡到小筐里,迫不及待的问道,“妈妈,现在可以开饭了吧?”

    许沁笑着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此时忽然传来一阵响亮的自行车铃声。

    西山村有自行车的人家不多,以前支书家有一个,村里有两家在镇上上班的都有自行车,还有一辆是林勇的,早上她才骑过那辆自行车,还算好骑,就是铃铛坏了,支书不在西山村住了,镇上上班的也早走了,那这能是谁呢?

    难道是原身的丈夫林东回来了?

    她正琢磨着,就看到大国三刚和四丽从堂屋跑出来了,三个孩子一边跑还一边叫爸爸。
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)


  • 上一章

  • 返回目录

  • 加入书签

  • 下一章